看準新南向內需市場,170家台企搶進越南2019越南台灣形象展8日在河內登場,外貿協會表示,這是歷屆最大規模,也是參與廠商最多的一次,共有170個橫跨電商、餐飲、冷鏈與製造業不同領域的台灣廠商參展。
在後來的一次議會時,富蘭克林主動走到那個同事身邊,和他閒聊了起來。討厭你的這些人會改變以前的態度,開始喜歡你。
心理學家約翰.克普勒(John Schopler)和約翰.康派爾(John Compare)曾做過一個實驗也驗證富蘭克林效應。富蘭克林認為這個人雖然不喜歡自己,但是將來可能會成為政界的重要人物。研究人員邀請了一些受試者來參加一位老師的一項研究測驗,參加測驗的受試者能得到一些報酬。原因是研究經費用完了,想要用受試者的報酬來做為研究經費。這對自己的未來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富蘭克林是個圖書收藏家,建有自己的圖書館。因為人們的理性認為自己不會做不喜歡的事情,更不會做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然而,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由於美國與蘇聯之間形成了均勢,這樣的動盪結束了。
正如民族主義的第二波一樣,亞非各國的民族主義最終會讓這些國家的權力顯著增強,必然會導致權力的失衡吧。除了這種漠不關心,以皇帝為頂點的官僚機構存在於表面,其最下層是縣吏。這是催生帝國主義的基本原因。也就是說,在中國曾經有文明圈,但沒有存在過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
不改變這種權力結構而推動現代化的嘗試失敗了,這並非不可思議。原因在於,中國幅員遼闊,中國的傳統政治結構鬆散。
然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憑藉與日本軍隊打遊擊戰,成功地建立了以農村為基礎的軍隊。中國從此成為了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可以強有力地推進產業革命。首先,在成功結合了民族主義與產業主義的國家與未能實現這種結合的國家之間,出現了顯著的權力失衡。這樣的主張成為了後人批判福澤的材料。
正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由於人類未能充分應對民族主義的第二波,導致了二十世紀的動盪。在表面上,軍事力、經濟力是構成國家權力的要素。當日本投降時,毛澤東指揮著百萬大軍,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根植於村落的權力組織。
一九四五年至今,和平之所以歷經曲折卻得到維持,是因為美蘇之間的均勢較為穩定。可見,帝國主義與德國的強化——這兩個因素一般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都是民族主義的第二波造成的。
這讓國家權力得到了飛躍性的增長,並造成了權力的失衡這一結果。用對鄰國的態度來對待支那和朝鮮,無需給予特殊待遇。
當年,福澤諭吉認為日本如不吸收西方文明就無法維持國家的獨立。針對固守古老傳統的中國與朝鮮,他提倡「脫亞論」——「我國不可以心存猶豫,等待鄰國文明開化,與之共同振興亞細亞。在西方文明較早傳入的沿海地區與長江沿岸,這種現代化止步於借貸外國資本而興建的工廠等。在這一意義上,現代史是民族主義的勝利史。並且,這三個國家是十七世紀至一八世紀的權力鬥爭的主角。如果非常宏觀地看待現代國際關係史,我們就會明白:成功地給權力帶來廣泛又強有力的組織基礎的國家一個接一個走向了強大。
然而,福澤正確認識到了當時的世界權力失衡及其原因,把「脫亞論」當成所謂的迫不得已的方法。評價國民黨領袖蔣介石的功績是困難的,尤其在「他是否曾經試圖插手地方上的權力組織」這一問題上,人們的意見存在分歧。
只需要像西洋人一樣對待它們就行了」。但是,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民族主義與王朝政治之間的平衡。
無論如何,沿海地區的工業化與大多數中國人民之間沒有密切聯繫。在這一意義上,《雅爾達協定》可以說具有匹敵維也納會議——這一會議締造了十九世紀歐洲國際關係的框架——的歷史意義。
其他歐洲國家締結同盟,對抗活用組織行動能力與科學精神實現強化的德國,這種對立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隨著西班牙逐漸沒落,英法與其他王朝國家展開了長期的權力鬥爭。西班牙、法國、英國——現代早期的歐洲強國——都從自身的地理、歷史條件出發迅速建成了民族國家。隨著中共贏得內戰,這一誕生於中國北部的權力的組織基礎擴張至全中國
面對人際關係的衝突時,我們首先要理解到沒有人能完全取悅眾人,與人意見不和、立場相反也是常有的事,萬一不幸與人發生了口角爭執或嚴重摩擦,我們應該學會以正面態度去看待並處理,避免自己淪為情緒的奴隸,做出意氣用事的報復言行。在社會心理學中,個人之間、群體之間的冤冤相報,經常導致「海克力斯效應」的發生,意即雙方在相互爭鬥的過程中,往往會加深心理的仇恨感,彼此報復攻擊的行為也將越演越烈,而這種復仇心理對人際關係、社會群體生活無疑是帶來了莫大的阻力和壓力。
正當海克力斯與怪獸搏鬥得滿頭大汗時,智慧女神從山中走來,她對海克力斯說:「停止你的攻擊吧。相傳,海克力斯是個大力士,某天他獨自行走在狹窄的山路上時,忽然間出現了一隻怪獸擋住他的去路,疑心之際,他隨手撿起路旁的木棒攻擊怪獸,就在他以為成功把怪獸趕跑時,沒想到牠又出現在面前,而且體型居然慢慢膨脹變大。
當別人對你冷嘲熱諷時,如果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從容應對,不僅能擺脫當前的困境,還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而受到他人的攻擊與責難時,不要光想著自己的面子是否掛不住、自尊心是否受到損害,試著切換看問題的角度,有時能讓人找到引發衝突的問題點,進而思考如何化解雙方之間的矛盾與對立。這意味著看待人際關係衝突時,你以何種情緒去詮釋它,將會影響你的應對行為。
只要你不再侵犯牠,牠就會變回原本的樣子,到時你試著繞過牠行走,就能走出山谷了。為衝突事件設下停損點,別被負面情緒牽著走人生在世,難免與人發生誤會、摩擦,如果常與人一言不和就爭得臉紅脖子粗,很容易就讓心靈背負沉重的包袱,連帶地也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但假若為了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進而刻意壓抑情緒、隱藏真實想法,也會造成個人的身心負擔。為了購置房產,布萊爾夫婦申請了500萬英鎊以上的貸款,這對布萊爾來說可是不小的壓力,因為作為首相的稅後月收入,還不足以讓他償還每個月2萬英鎊的房貸。海克力斯效應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爭執、誤會、不愉快就如同海克力斯所遇到的怪獸,原本一開始的小小不快,如果你選擇忽略它,或是明智地處理它,你與他人的衝突就可以即時化解,但要是你對這些不愉快耿耿於懷,老是覺得自己氣不過,試圖要報復對方、教訓對方,通常對方只會加倍報復你,而平息相互攻擊的有效方式就是:率先停止不明智的攻擊,讓彼此恢復理智,展開有建設性的對話。
有句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這頭怪獸的名字叫做爭鬥,你越是攻擊,牠越會膨脹變大,並且與你敵對到底。
最後,他出售了倫敦北區的房子,但他馬上就後悔了,因為該地區的房價居然在他脫手後大漲,這一來一往令他少賺了近百萬英鎊。海克力斯又驚又怒,握著木棍更加用力地攻擊怪獸,可是怪獸非但沒有受傷,體型還變成了原本的三倍大,直到完全堵住山路。
布萊爾看房價天天上漲,忍不住再次出手在倫敦市中心買下了一棟豪宅,本來他的盤算是把豪宅出租,再以租金來償還貸款,誰知道房子既沒有升值,連收到的租金也少得可憐,但若在此時選擇出售的話,馬上又將損失近70萬英鎊,不難想見的,他這位堂堂英國首相成為了「房奴」。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與人發生衝突,氣恨得牙癢癢,多半是因為站在「本位主義」去看待他人的言行與觀點,要是能讓自己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立場看問題,有時就能減少誤解,消弭不滿情緒,甚而讓報復心理的火苗熄滅。